【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12.31)
1. 下列关于无效劳动合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
B.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C.无效的劳动合同,自确认无效时起没有法律约束力
D.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1.【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ABD项正确。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2. 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从而公民权利,以上说法体现了宪法中的哪项基本原则?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法治原则 D.权力制约原则
2.【答案】D。解析: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权力。基本人权原则是指国家尊重和人权。人权是指人之为人的权利,人作为人维持其生存、形成独立人格,保持人的尊严、完善自己的权利。法治原则的核心思想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从而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相互之间的制约。故本题答案为D。
3. 下面关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
C.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管用 D.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3.【答案】B。解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色。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要求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内在的、共生的、互济的结合,贯通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据此,B项表述正确,AC项表述不当。德治与法治都是治理国家的手段,D项表述不当。故本题答案为B。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3人公告
- 2024年共青团漯河市委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招聘1名公告
- 2024下半年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试公告
- 2025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应届毕业生招聘面试公告
- 2025事业单位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 贡井区2024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考试聘用工作人员、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招聘计划和贡井区镇属事业单位面向“西部计划”志愿者定向考核招聘工作
-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关于2024年下半年遂宁经开区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总成绩和进入体检人员名单及体检相关事宜的公告
- 宜宾市社会福利院关于2024年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拟聘公示
- 202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王露组招聘科研助理/助研/副研3人公告
- 202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杨荟研究组诚招科研助理/技术员、博士后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