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出了吗?
202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但是据往年经验,2026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可能会在2025年10月底或11月份公布,考试时间和考试报名时间也将在公告中进行说明,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是2024年11月18—22日,考试时间是2024年12月7-8日,考生们可参考这个时间来估计2026北京公务员考试时间。更多信息详见北京公务员考试频道。
年份 | 发布公告 | 查看公告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5 | 2024年11月12日 | 查看公告(4487人) | 职位表 | 2024年11月18至22日 | 2024年12月7-8日 |
2024 | 2023年11月10日 | 查看公告(4361人) | 职位表 | 2023年11月13—17日 | 2023年12月3日 |
2023 | 2022年11月20日 | 查看公告(4723人) | 职位表 | 2022年11月21—25日 | 2022年12月10—11日 |
2022 | 2021年11月12日 | 查看公告(4266人) | 职位表 | 2021年11月15日-19日 | 2021年12月11-12日 |
2021 | 2020年11月27日 | 查看公告(3553人) | 职位表 | 2020年11月30至12月4日 | 2020年12月19-20日 |
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仅供参考)
(一)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北京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市级机关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区级及以下机关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在直辖市区级机关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至2024年11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街道、乡镇等基层职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我市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可以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依据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政策新录用的公务员,应当在所报考区(系统)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到本市其他区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二)其他要求
1.面向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考职位,限于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5年应届毕业生报考,包括:北京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京外普通高等学校中学历学习期间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学生干部”或者校级一等以上“学生奖学金”的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除另有限定外,报考特殊职位的不要求上述资格条件)。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职位。包括: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留学回国人员;符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京政发〔2009〕14号)要求的非北京市常住户口留学回国人员。
2.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2年以上(含2年)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且具有2年以上(含2年)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包括2024年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高校毕业生)报考。
3.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无限制”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人员(不包括2024年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高校毕业生)和符合面向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职位条件的人员报考。
4.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限于符合《关于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工作的意见》规定的人员报考,包括:在校期间从本市入伍且服役期满退役后复学完成学业的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含外地生源高职或专科毕业生);应届毕业当年从本市入伍且2024年退出现役的服役期满、表现良好的退役士兵。
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含5年)的北京籍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
5.面向残疾人的招考职位,限于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报考,包括以下两类:一是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残疾人(不包括2024年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高校毕业生);二是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5年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包括:北京生源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残疾人毕业生。
6.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报名时在岗,2025年合同期满的北京市乡村振兴协理员等本市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
【给定资料】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和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省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题干及作答要求】
请结合材料信息,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1)观点明确,立意新颖;
(2)参考“给定资料”并联系实际;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道路上,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的振兴发展,而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不受益是检验乡村振兴与否的根本标准,推动乡村振兴可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缩小区域差距,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造美丽乡村刻不容缓。
振兴乡村文明涵养,维护基层公序良俗。“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公序良俗是一个地区文化的体现,也是长期以来生活积累的。正如,“万圣节”扮鬼是对于节日的一种热情,但是过分的“胡闹”,引起恐慌,秩序混乱就得不偿失了;村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还有过分婚闹,像《幸福到万家》中对新娘妹妹的迫害......这些违反了公序良俗的案例,不仅会对于个人的身心造成危害;对于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甚至还会触碰到法律的底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因此,涵养公共意识要从公序良俗入手,每个人应该自觉自重,同时还要积极带动他人遵守,培养文明素养。
振兴乡村组织建设,增强干部实干作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员干部是基层一线的主要力量,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一些干部在做工作的时候唯GDP论,追求假大空的形式主义,不下基层,做“微信群”干部;还有干部遇到问题绕着走,像今年春晚的沈腾的表演的那位干部只有在局长来的时候,才解决群众问题.....这类型不务实的干部不胜枚举,会导致干群关系离心,影响政府形象,影响政策落实。俗话说,“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党风建设也需要我们众人齐心协力去改善,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务实敢为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问题。
振兴乡村文艺创作,回应人民精神需求。“物无妄然,必由其理。”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文艺创作也当结合人们需求,展现新风貌。当前,文艺创作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盛行;但是也有一些展现新风貌的作品,如脍炙人口的作品《山海情》的故事讲述带领人民群众砥砺奋进的不平凡历程,集中展示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展示新时代风貌的事例彰显了中国精神,激荡着凝心聚力的正能力,为百花齐放的文艺发展贡献了来自东方的创造力。因此,只要有笃定恒心,拒绝浮躁,保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志向,坚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准才能展现新风貌,回应人民需求,创作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深刻的古语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乡村的振兴发展亦然,坚定推动乡村振兴是改进政府治理水平的方向,是群众获得满意度的关键,也是推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法治建设的核心,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平衡农村资源配置,创新宣传,建立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李明)
- 2024广东江门市鹤山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第八批)
- 2025中共信宜市委办公室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第二批,广东)
- 2025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及下属单位拟录用公务员公示(第一批)
- 2025云南玉溪市检察系统公务员考试拟录用人员公示(二)
- 2025辽宁丹东市各级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考试录用公务员 (工作人员)拟录用人员的公告(第二批)
- 2024湖北十堰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拟试用人员公示(第二批)
- 2025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及下属单位拟录用公务员公示(第一批,23人)
- 2025四川自贡市遴选公务员笔试报名情况统计 (截至7月4日12点)
- 2025中共广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公示(4人)
- 2025广东清远市阳山县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公示(第六批,1人)